系统逼我做圣母_分卷阅读_211(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一仗打得非常艰难。
  炎延毕竟没经历过太多攻城战,邓珪率军返回梓州时,她还没攻破梓州内城。
  得知主帅邓珪返回,梓州城内的守兵精神大振,和邓珪率领的大军互相配合,即将对炎延形成夹击之势。
  副将们心生恐惧,怕被邓珪堵在内外城之间,纷纷劝炎延撤兵。炎延临危不乱,坚决不同意,认为此时退兵损失更大,还不如攻进内城,否则功败垂成。她坚持围城,兵士们退无可退,只能往前,绝境之下爆发战斗力,于半个时辰后攻进梓州内城,俘虏梓州守将和邓珪的家眷。
  这时真正的邓珪才赶到梓州城外,眼睁睁看着厚重的城门一点点关闭。
  原来第一路赶到城外的大军并非由邓珪本人率领,只是一个形貌和他有些相像的稗将。邓珪知道自己来不及赶回,故意派人假冒自己以震慑炎延和部下,扰乱军心,想吓跑他们。
  炎延他们上当了,以为城外骂阵的真的是邓珪本人,但他们没有被吓走,邓珪的计策失败了。
  邓珪此前被“捡到”李曦的好运气冲昏了头脑,还没控制住东西川局势就想拿捏杨昌父子,结果阴沟里翻船,让李昭给钻了空子,又在西川痛失长子,急怒攻心,当众呕血,发誓要手刃炎延。
  炎延毫无畏惧,利用邓珪复仇心切之下的暴躁易怒和他对自己的轻视,屡次出城主动挑衅。邓珪怒发冲冠,在一次和炎延交手的过程中被她砍伤了胳膊,狼狈退兵。
  此后两军相持月余,互有胜负。等杨节度使的援兵赶到,局势扭转,邓珪自知大势已去,在部将的保护下突围出去,炎延亲自带兵追赶,张弓连放数箭,先射中邓珪的坐骑,让他摔落马背,然后一箭射中他肩膀,一箭射中他胳膊的旧伤处。
  邓珪兵败被俘,炎延没有杀他,而是将他送去成都府。
  李曦当初曾想留在梓州,但心里却对邓珪恨之入骨,得知邓珪被抓,想也不想就要杀了他。
  九宁没有反对。
  杨节度使等人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邓珪一死,东川群龙无首,李曦下旨封赏炎延,让她代为署理东川,并提拔了几个蜀地本地官员,由他们处理东川政务。
  信报上抄了一份李曦的旨意,李昭从头到尾仔细看了几遍,发现那几个被提拔的人名字很陌生。
  他叫来一个面皮白净的内侍,问他记不记得那几个官员的背景。
  内侍回想了片刻,道:“大王,这几个人年纪不小了,入蜀多年却一直没有升官,碌碌无为,没什么大的建树,所以您对他们没有印象。”
  “年纪不小?”李昭心里一动,问,“他们是哪年中的进士?”
  内侍答说:“都是武宗在位时的进士。”
  李昭明白了。
  那些都是九宁的人。
  梓州是炎延打下来的,杨节度使不会打东川的主意,那东川自然要交到她手上。她提拔武宗的旧人,那些官员自会对她感激涕零,忠心耿耿。
  内侍小声道:“大王……长公主不会害圣人,也不会害您,蜀地远离战乱,您……您还是回成都府吧。”
  李昭回过神,摇了摇头。
  即使长安已经成了人间炼狱,他也要回去。
  内侍继续劝:“大王,长公主菩萨心肠,博施济众,虽是个女儿身,却不顾危险设法营救圣人和您,您为什么提防着公主?您如果和公主同心协力,肯定能有所作为!”
  李昭苦笑。
  他知道九宁在民间的名声很好,她是勇救兄长的烈女,由高僧雪庭抚养长大,宅心仁厚,爱民如子……
  但他没想到自己的内侍居然也这么认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