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 第28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清河农庄,农庄的工作人员连同临时抽调来的古镇后勤人员,正冒着大雨在泥泞的田埂间与时间赛跑,抢收那些即将成熟或已经可以收获的农作物。
  赵过穿着蓑衣,站在田边,看着那些他亲手参与栽种、日日看顾的稻谷菜蔬被提前收割。有些作物还带着青涩,就被匆忙地收起,堆放在防雨布下。
  雨水顺着他花白的鬓角流下,与那不自觉流露出的痛惜之色混在一起。
  他喃喃道:“可惜了……再有些时日,就可以成熟了,这天灾,终究是难抗呐!”
  “赵老师,您别太难过。”一个浑身沾满泥浆的年轻技术员直起腰,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声音却带着一股豁达的劲儿,“粮食蔬菜没了,咱们以后还能再种就好了。反正只要地还在,技术在,人没事就好。”
  另一旁正在搬运蔬菜筐的大婶也高声附和:“就是!赵老师您放心,咱们买了农业保险的,就算有损失也能去申请保险理赔,到时候说不定还有国家补贴可以领。县里肯定也会帮咱们想办法恢复生产的。”
  他们看上去,虽然也有忧愁之色,但似乎一点都不为天灾之后的日子而担忧,都还十分的乐观。
  赵过闻言,猛地一怔,失笑摇头,轻声喃喃道:“是啊,现在可不是过去那种看天吃饭、一场灾荒就要饿死人的年头了……”
  这和他以往生活的朝代,是截然不同的。
  这儿的农民们眼神里虽然有着对劳动成果的不舍,也遭遇了不小的损失,但还有底气和从容在。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绝望,而是“人没事就好”、“可以再种”、“有保险和补贴”。
  他的目光越过雨幕,看到远处道路上疾驰而过的、闪烁着警灯的消防车辆,看到河堤上那些穿着橙色救生衣、在狂风暴雨中依然坚守巡查的身影,看到农庄里这些来自不同岗位、却齐心协力抢收互助的人们……
  赵过脸上的叹息和不舍之色逐渐消失。
  他猛地直起腰,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朝着田里忙碌的众人大声喊道:“诸位!都加把劲儿!抓紧干!后勤已经准备好了,等咱们这边忙完,中午有宋嫂鱼馆赞助的红烧肉和姜汤!”
  他的声音在雨声中显得格外洪亮,带着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
  这话一出,田里原本有些沉闷的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
  “嘿!有宋嫂鱼馆的红烧肉!那我可得再快点儿!”一个年轻小伙子笑着应和,手上的动作更快了。
  “赵老师您就瞧好吧!为了这口吃的,咱们也得把这点活儿利索干完!”另一位大婶也笑着喊道。
  “就是!吃饱了才有力气跟老天爷接着斗嘛!”
  笑声和更加卖力的劳作声交织在一起,驱散了雨天的阴郁和抢收的紧迫带来的压抑。大家仿佛有了明确的目标,动作更加麻利,相互之间的配合也愈发默契。
  “这贼老天,吓不倒我们的——!”
  第173章 得让他们吃口热乎的,……
  宋嫂鱼馆的后厨。
  “来了, 来了!”开着古镇配置送货小三轮的后厨员工将车子停到院子遮雨棚的下面,招呼大家赶紧把自己好不容易借来的东西给搬下来。
  是几口巨大的铁锅以及不锈钢汤桶。
  它们是从七号区的仓库里紧急调拨出来的,立刻被清洗干净, 送到了鱼馆的后厨。
  现在清河古镇临时停止了对外营业,但所有的员工也都没闲着,包括宋嫂鱼馆和清净素食以及几处食堂都还在忙着——她们要和古镇内其他的餐饮企业一起, 给滞留在古镇的游客、在古镇避难的百姓以及镇外防洪和抢险的消防和武警们提供餐饮服务。
  县里面本打算拨付专项餐费, 但路晓琪大手一挥, 表示这笔费用清河古镇全包了。
  她真不是只为了上头打好关系,而是现在真不差这么一点点钱, 还想要为安平县做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小贡献。其实和她这样想的人还很多,像是二号区的很多小商家,都很踊跃地要加入到这个行列里来。
  还有几家品牌连锁,也表示他们随时候命。
  “咱们在这儿受到那么多恩惠, 这关键时候就得要出把力!”郑老板拍着胸脯:“几千个包子算得了什么?容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