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直到辗转落到沈元惜手中。
  这位年轻的主家不要他们一石粮,只让他们之中青壮年的男人有闲时去挖水塘,挖好了水塘养河贝、收河贝……
  开给他们的工钱只比外面招来的工人少三成,权当抵地租。
  她刚买下别庄第一年赶上灾年,甚至还额外补贴他们。
  秋山庄的农户看沈元惜就像看菩萨,听闻她过来,几个闲在家的老人连忙带着孩子出来迎。
  沈元惜强忍着护城河上飘来的气味带来的不适,将马车中的果子分给了几个小孩。
  几个干巴巴的孩子立即一窝蜂围了上来,又被秋山庄管事妈妈斥退,老妇不自在的搓着手,不好意思道:“不知道姑娘来了,也没准备点东西招待。”
  “只是来小住两日,不必麻烦。”沈元惜摆摆手,提着裙摆直奔管事屋。
  这几间小瓦房是她叫人建的,方便随时过来有地方落脚,平时也能收容一些暂时无处可去的人。
  这个时代砖瓦不是普通人用得起的,整个丰秋庄也只有沈元惜接手庄子后建的几间房还算齐整,于东西两侧一排排草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管事的王妈妈年纪大了,又无儿女,是别庄上唯一一个识文断字的人,没有力气耕种,平时就做些替人写书信对联的活计勉强养活自己。
  沈元惜怜她鳏寡一人,便开了份月钱,让她教庄子里的小孩子认字,平时也能记些账。
  这么一来二去,庄子上其他人只当她是新东家嘱意的管事,平日里乡里邻居闹了矛盾都来找她评理。
  王妈妈在这里举目无亲,办事公允,沈元惜也就默认了抬举她管理丰秋庄的事,在原先的月银里加了几两。
  几间瓦房被收拾得很干净,一应用具也是全的,沈元惜来了什么也不需准备,直接入住便是。
  桌案上纸笔都是准备好的,只是比不得棠花巷子那边的生宣,粗糙了许多,纸上还能看出为挑拣干净的草杆。
  沈元惜不爱用这种纸,不是因为纸质不好,而是总忍不住抠上面的草杆,难以集中注意力。她又瞥了眼摞在一旁垫茶具的纸,上面都是小孩子稚嫩的笔迹。
  纸张上面有挑破的痕迹,很显然,这几个孩子也有这么个坏习惯。
  沈元惜蹙眉,叫来负责采购的人。
  王妈妈立马将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领到了沈元惜跟前。
  “以后买好些的纸吧,缺钱了就知会我一声,短了什么也不能短了孩子上学的用度。”
  “是是是!”那汉子立刻满口答应。
  沈元惜又突然想起来些什么,吩咐道:“把几个跟着学认字的孩子叫过来,我看看。”
  王妈妈立即带着那汉子去各家叫人了。
  等两日都退了出去,元宝不解道:“姑娘见他们做什么?这个年纪的小孩子最是讨人嫌,别冒犯了姑娘。”
  “希望是我想多了吧。”沈元惜蹙眉道。
  不一会儿功夫,王妈妈就领着七八个高矮不一的孩子进来了,果然如沈元惜所料。
  元宝也发现了不对,问王妈妈:“怎么都是男孩?还只有这几个,丰秋庄这么多人,没有女孩吗?”
  “这……”王妈妈神情为难。
  “好了元宝。”沈元惜让几个孩子各自回家去,主动解围:“到了开蒙年纪的孩子多多少少也能干点活了,认这点字也不能去考科举,还不如多干点活来的实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