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3 / 3)
看着景王进入宫殿,宫门再次被关闭。
太子重重地拂袖,转身回了东宫,接过心腹递来的纸条时,不断堆积的无名火终于爆发了出来,气愤地掀了一张桌子,“这个定国公,让他去监军,他好好监就是了,动不动就往父皇那发奏折,说舅舅的坏话,什么行军奢侈挥霍,欺压边关百姓,可笑!还真是弹劾上瘾了!”
东宫詹事道:“殿下,定国公此人素爱多管闲事,好在孟将军镇守边关有功,让乌夏没讨得好。也算是有底气。”
太子听了安慰,也只是眉头舒了一瞬,很快又皱起来:“你说,父皇到底什么意思!他病重了,我这个正当时的太子不能见,反而景王却能进宫!”
“近日,围绕着太子殿下,确实发生了一些事。”詹事分析着,“按理说,此时陛下病重,应当令储君侍疾,以显传位之意。可是陛下不仅不见殿下,朝政大事也不让殿下碰。大理寺那边也离奇地收到状告太子的诉子,连几年前的受贿都在民间有了风声。这个时候,出现这些,可不是好兆头啊。”
太子烦躁极了,“这到底怎么回事!端王死了,本宫不就没有威胁了吗,怎么反而这么困难呢!”
“或许正是因为端王死了,两端失衡。”詹事道。
太子拍桌子,“说些本宫能听得懂的。”
詹事忙道:“殿下稍安勿躁,微臣认为,陛下心中的太子人选,并非殿下,之所以立殿下,实则是想让殿下与端王斗,斗到两败俱伤,有人好渔翁得利。”
“谁!”
“景王。更准确点说,是赵慕萧。”
太子不屑一顾:“他?一个尚未及冠的孩子。”
“殿下,他即将及冠,且如今眼睛已经好了,陛下已派了许子梦和朝中大儒,教他习文。再有,玄衣侯褚松回日日陪他,这何尝不是代表了裕州褚氏的态度。”
太子不可思议,“不会吧?”
詹事放慢语气,使太子听得真切,“殿下还记得那乌夏的雕与谶语吗?只怕陛下那时就动了心思,唯恐赵慕萧在风口浪尖,所以在那之后,很快就立了殿下为太子,转移火力。如今端王败了,现在的种种迹象表明,陛下又出手了。” ↑返回顶部↑
太子重重地拂袖,转身回了东宫,接过心腹递来的纸条时,不断堆积的无名火终于爆发了出来,气愤地掀了一张桌子,“这个定国公,让他去监军,他好好监就是了,动不动就往父皇那发奏折,说舅舅的坏话,什么行军奢侈挥霍,欺压边关百姓,可笑!还真是弹劾上瘾了!”
东宫詹事道:“殿下,定国公此人素爱多管闲事,好在孟将军镇守边关有功,让乌夏没讨得好。也算是有底气。”
太子听了安慰,也只是眉头舒了一瞬,很快又皱起来:“你说,父皇到底什么意思!他病重了,我这个正当时的太子不能见,反而景王却能进宫!”
“近日,围绕着太子殿下,确实发生了一些事。”詹事分析着,“按理说,此时陛下病重,应当令储君侍疾,以显传位之意。可是陛下不仅不见殿下,朝政大事也不让殿下碰。大理寺那边也离奇地收到状告太子的诉子,连几年前的受贿都在民间有了风声。这个时候,出现这些,可不是好兆头啊。”
太子烦躁极了,“这到底怎么回事!端王死了,本宫不就没有威胁了吗,怎么反而这么困难呢!”
“或许正是因为端王死了,两端失衡。”詹事道。
太子拍桌子,“说些本宫能听得懂的。”
詹事忙道:“殿下稍安勿躁,微臣认为,陛下心中的太子人选,并非殿下,之所以立殿下,实则是想让殿下与端王斗,斗到两败俱伤,有人好渔翁得利。”
“谁!”
“景王。更准确点说,是赵慕萧。”
太子不屑一顾:“他?一个尚未及冠的孩子。”
“殿下,他即将及冠,且如今眼睛已经好了,陛下已派了许子梦和朝中大儒,教他习文。再有,玄衣侯褚松回日日陪他,这何尝不是代表了裕州褚氏的态度。”
太子不可思议,“不会吧?”
詹事放慢语气,使太子听得真切,“殿下还记得那乌夏的雕与谶语吗?只怕陛下那时就动了心思,唯恐赵慕萧在风口浪尖,所以在那之后,很快就立了殿下为太子,转移火力。如今端王败了,现在的种种迹象表明,陛下又出手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