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临走时还要感慨一声:“又来了两位教授。”
  这是这段日子接待的第几位教授了?
  都是北方逃过来的,难啊。
  也是碰巧,今日,文薰和霞章见到的教育部官员正是组织了译者联盟的潘经纶先生。
  得见故人,潘经纶拉着文薰和霞章的手不愿意松开,“你们,你们……好,好哇!”
  无须多问,光是见到这对夫妻的外貌,消瘦的身材,潘经纶便能猜到他们这一路经历了多少风霜。
  对于路上遭遇的苦难,文薰不愿多提。家国有难,大家的情况都不好,又不单独是他们家遭逢变故,一味地去提及那些事,有什么意义呢?
  文薰只重点提及:“在鄂省北部,我们见到了前金陵政府总理裴孺家的二公子裴炳诚。他如今参了军,刚好在那块区域驻守。他了解到我们的情况,费心派人将我们送到了麻城。不然,我们可能又要在路上多费不少时间,才能到此。”
  潘经纶摆了摆手,“你们是国立临时大学的先生,他是为国效力的将士,二者本就同源,倒不必多做道谢。”
  了解完大致的情况,潘经纶又提了几句二人担心的熟人的近况。
  “孟海白先生和丁时隐先生已经受金陵政府的调令,调去渝城做渝城大学的校长、主任。”
  所以巧珍肯定也是跟着孟老师去了渝城。
  文薰松了口气的同时又问:“是已经到渝城了吗?有老师的联系方式吗?”
  因着潘老师的那一层关系,说起来和文薰还算一家人的潘经纶会尽力满足她的要求:“已经就任了。你要是想,待会儿可以给他发封电报报平安。”
  文薰连声道谢。
  她猜测,巧珍应该在接到临时大学的通知后便往潭州来了,此时已是10月初,说不定她早就到了潭州。
  潘经纶又转眼望向霞章:“有个不好的消息,我想,还是趁机告知你。胥老师一直有胃病,这件事你应该知道。今年年初,他的胃病转成了胃癌,而且已经到了无药可医的地步。他身体的具体情况只告诉了我们这群朋友,没有向外界透露任何风声。我和丁先生春天的时候去过一趟港城,劝他去国外看病,但他说,‘退至港城,已是底线’。”
  霞章的眼底浮起泪光,作为胥载的爱徒,他比任何人都要了解他:“先生他是不想在此紧要关头离开国家故土。”
  “是啊,那就是头倔驴。”潘经纶苦笑了一声,又接连叹气,每每说到此事,他也是要伤心一轮的。他摘下眼镜擦泪,整理了半天心绪才道:“北平沦陷的第二天,得知日本人攻入了天津,知道整个华北都要守不住,胥先生吞枪自杀了。”
  文薰一开始还以为胥先生是因胃癌去世,听到最后一句话,她呆愣着,眼泪一瞬间夺眶而出。
  胥先生自杀的行为,是以死明志,也是在劝告年轻一辈文人。
  师长此举,让霞章忍不住捂着嘴,一阵哽咽。
  二人的心绪都久久难以平复。
  潘经纶知道二人一路而来,定是奔着潭州去的。说完大概要事,他没有耽误,当即联系人,要把文薰、霞章送去湘北。
  在离开之前,文薰还是去见了一趟锦姝。姐妹激动相见的同时,她也得知了莫家的情况。
  “老爷子去年就将家财分批次转移到了渝城,你大哥大嫂那两个应声虫,自然是长辈说什么都说好,一干事务亲力亲为,他们可是这世上最孝顺的孝子贤媳了。”
  “至于你二哥家,哼,这回倒是让我对钟琼玉刮目相看了。大家都说日本人会打过来,钟琼玉把儿子交由你大嫂照顾,自己拉着宜章留在金陵,说要守好金陵。宜章也肯听她的,现在已经从办公室转到军队里去了。”
  文薰还问到了莫太太的情况。
  锦姝迟疑片刻,小声说:“我告诉你,你可别告诉霞章啊。”
  “可是有什么不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